欢迎进入贵州盛华职业学院官网!

搜索

Copyright  2018 贵州盛华职业学院  All Rights Reserved
学校地址:中国 贵州 惠水 百鸟河景区 
基金会地址: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东路1号院7号楼威盛中国芯大厦
招生热线:0854-6323333 网站备案号: 
黔ICP备13001734号
网站建设:中企动力贵阳   网站后台

新闻动态

>
90后学生拜师学艺 非遗文化薪火相传

90后学生拜师学艺 非遗文化薪火相传

作者:
来源:
发布时间:
2018/07/12
浏览量
【摘要】:
7月12日,在贵州省文化厅主办的“社会办学与非遗传承对话活动”中,贵州盛华职业学院杨梅、龙再望等15名98后学生在出席活动嘉宾的见证下,分别拜蜡染技艺大师杨先芬、蜡染技艺大师杨敏、民间刺绣技艺大师张庆为师。 徒弟向师傅行“拜师礼”   拜师仪式上,学徒向老师递交拜师贴、赠送拜师礼、行跪拜大礼、敬茶,师傅向徒弟授予证书,对学徒提出了要求,寄予了期望,过程中充满了庄严肃穆的仪式感。蜡染技艺大师杨先芬说
  7月12日,在贵州省文化厅主办的“社会办学与非遗传承对话活动”中,贵州盛华职业学院杨梅、龙再望等15名98后学生在出席活动嘉宾的见证下,分别拜蜡染技艺大师杨先芬、蜡染技艺大师杨敏、民间刺绣技艺大师张庆为师。
 
徒弟向师傅行“拜师礼”
 
  拜师仪式上,学徒向老师递交拜师贴、赠送拜师礼、行跪拜大礼、敬茶,师傅向徒弟授予证书,对学徒提出了要求,寄予了期望,过程中充满了庄严肃穆的仪式感。蜡染技艺大师杨先芬说:“蜡染是我国古老的少数民族民间传统纺织印染手工,对我来说蜡染不仅是一种爱好,更是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传承。我很开心我们的蜡染有人学习,只要有人学习,有人热爱,就有传承,穿越了千百年的非遗文化就能传承下去。我想对我的徒弟们说,谢谢你们愿意选择这条路!”杨先芬老师表示,她将不遗余力地发挥“传、帮、带”的作用,把自己的技艺毫无保留的教给学生,希望贵州非遗文化能够得到传承。
 
徒弟向师傅敬茶
 
  2012年,家在惠水县好花红镇满意村的杨梅从小受家里的影响,对贵州非遗文化无比热衷,在贵州盛华职业学院唐人坊非遗学院中职学习3年后,她认为自己技能还有所欠佳,因此继续选择升学就读高职。本次拜师仪式上,杨梅向师傅杨先芬表达了自己传承非遗文化的决心,“因为从小喜欢画画,我自己本生也是少数民族,我喜欢蜡染,非常愿意学习这门技艺。我会秉承认真努力的态度学习,把贵州少数非遗文化发扬出去,传承下去。”
 
  对于已经在贵州盛华职业学院担任近4年刺绣教师的张庆来说,今天显得无比有意义,这是张庆老师来到盛华学院之后收的第二批“徒弟”。“每一次的拜师我自己都非常的感动,刺绣本身也是很辛苦的,刺绣对眼睛、对脊椎都是有一定程度上的伤害的,但是她们不怕苦,也愿意学。”谈到未来对于“徒弟”的教学,张庆老师说:“有时候上课时,看到她们静静地坐在那刺绣,我似乎看到了刺绣这门技艺未来会有一批非常厉害的传承人,我会把我所知道的一一教给他们,希望她们能够坚持到底。”
 
徒弟向师傅赠送拜师礼物
 
  作为本次拜师的15名“徒弟”中唯一的男生,家在贵州松桃县的龙再望说:“虽然我是一个男生,说真的,但是我对蜡染这方面的话我是比较喜欢的,刚接触的时候,我就对蜡染有不一样的感情,我喜欢传统文化,这次拜师,让我有了跟大师深度学习的机会,所以我真的非常珍惜这个机会。虽然在我们班级里学习蜡染的大多是女生,男生只有几个,但是这一点也不影响我学习蜡染的决心。同时非常谢谢我的老师,谢谢你为我们做的一切。”
 
师傅向弟子赠送弟子证书
 
师徒合影
 
  2012年,贵州盛华职业学院与北京唐人坊公司进行深度校企合作,非遗大师收徒弟,实行学徒制管理,绣房即工坊,染坊即教室,师生共同设计制作文创产品,实现工学一体的理实一体化教学,其中,学生集体制作的作品多次被作为“国礼”。课程教学中融入农村女孩熟悉的刺绣、蜡染、舞蹈、歌曲等民族文化元素,设计理实一体化的刺绣、蜡染、舞蹈活动课程,采取“作业就是作品、作品就是产品、产品就是商品”的“三品转化”体验教学法,让学生实现“学习即工作、实习即就业”的文化育人特色。办学至今共培养了农村女孩265人,女孩毕业后就业率为100%。
 
拜师帖
 
弟子证书